浏览数量:110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小学部 发布时间: 2021-04-12 来源:本站
——记附中仙小2021全体少先队员党史学习教育
开篇词:
“希望你们多了解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知识,多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用实际行动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习近平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精神,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加快推进少先队深化改革,推动全校党史学习教育进程,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小学部大队部携手党支部,经过精心筹备,今天下午正式举行全体少先队员党史学习教育。
本次学习教育由校党总支书记、校少工委主任胡彧书记亲自主持并发言。五年级部分队员作为代表现场参与,其余少先队员通过直播方式,同步参与学习。
胡彧书记首先从一百多年前的旧中国说起,当时中国积贫积弱,列强环伺,民不聊生。封建地主阶级的改良尝试和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资产阶级辛亥革命都失败了,中国依旧被困苦贫穷的阴影所笼罩,在这个关系民族危亡的时刻,是中国共产党,高举马列主义大旗,带来全新的革命思想,挽救人民于水火之中。
讲到这儿,胡彧书记郑重的向队员们说道:“是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是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听到这,队员们都认真的点了点头,继续认真聆听学习。胡彧书记接着详细讲述了在接下来的革命时间中,中国人民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历史进程,听到这里,同学们也被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深深感染,一个个坐的笔直,表情坚定。
接下来的学习时间,胡彧书记巧用三个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辉事迹,告诉同学们,每一位党员都秉持光荣使命,不懈奋斗!
第一个故事:雨花英烈袁咨桐
袁咨桐同志10岁起就受爱国思想的影响,1929年来南京,入晓庄师范读书,并加入共青团。入团后积极参加革命活动,阅读革命书籍,向同学和农民群众进行宣传。后来不幸被捕,1930年9月17日被敌人枪杀于雨花台。
按照当时国民党的法律,未满18岁是不可以执行死刑的,特务头子为了枪毙袁咨桐,就擅自把袁咨桐的年龄改大了两岁,无耻的认为,这样就可以毫无压力的枪毙他。其实袁咨桐当时只有16岁,他为了理想,才16岁就奉献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在雨花台众多烈士里是牺牲时年龄最小的,这样的烈士很多很多。他的年龄,愈发衬托的他伟大,像现在很多16岁的人只是不懂事的孩子,而袁咨桐在16岁时已经为了理想而奋斗两年了。他的精神就像雨花台的翠柏一样,永放光芒。
第二个故事:伟大领袖毛主席
抗战时期,生活艰苦。一天下午,萧劲光将军被召到毛主席住处。萧劲光看见毛主席还盖着被子在床上批文件,以为他生病了,就问主席哪里不舒服。毛主席不好意思的笑着说自己的唯一一条棉裤刚洗了,现在没裤子穿,不得已才在床上办公。萧劲光听后,很感动,想马上叫毛主席的警卫员领一套新棉衣。毛主席见状很生气,直接拒绝了。很难想象,堂堂一个主席,竟然条件差到只有一条裤子穿。听到这,同学们深刻感悟到他为共和国的发展注入了自己毕生的心血,对自己则不计较个人享受,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第一位。
第三个故事:人民总理周恩来
周总理的感人事迹很多,即使抱病也坚持为党为民操劳,他曾4次发生缺氧病状。有一次他连续工作了3个昼夜,晚上又安排了几个会。他累得犯了病,就站着用椅背顶住腹部,继续听工作汇报。同志们请他坐下,他低声说:“我不能坐,一坐下就会睡着。”他的病情太严重了,6月1日才同意进医院动手术。
住进医院,周恩来同志也没有能够静心治疗。他顶着干扰,继续工作。生命的最后时间,人们看不到他一分一秒光阴的虚度,看到的是周恩来同志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的耿耿忠心。在这一年半的住院岁月里,他同中央负责同志谈话161次,与中央部门及其他有关方面负责同志谈话55次,接见外宾63次,与陪同人员谈话17次,在医院召开会议20次,离开医院外出参加会议20次,找人谈话7次……
挺听完三个故事,队员们都很受鼓舞,最后胡彧书记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教育大家,要多了解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知识,多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用实际行动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
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文范路1号 邮编:210023 校长信箱:fzxx1927@163.com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