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雅仙小】遨游书海,沐浴墨香——附中仙小十一月书社分享

浏览数量:96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小学部     发布时间: 2020-11-25      来源:本站

书,是人类通向美好的道路带给我们心旷神怡的享受。站在巨人的肩上,我们可以看得更远;以书作垫脚石,我们可以攀登得更高。仙小老师以书为友,以书为鉴,伴书香同行,雨竹书社十一月线上读书分享活动11月25日如期举行。本次书社分享活动由王恺婧、余露、江芷萱三位老师带来他们的“云分享”。

一、规训的工具

王恺婧老师给我们带来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石黑一雄创作的长篇小说《别让我走》故事从一所寄宿学校展开,这里的老师被称作“监护人”,学生们在“监护人”的细心照看下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孩子们在这里度过了快乐的学生时代,直到他们被推上手术台即将面临死亡时才发现,他们的真实身份是克隆人,使命是捐献器官造福人类,而自从诞生以来,他们就一直被学校欺骗

这部小说不禁让我思考,我们是否需要一个像规训机器一样的“学校”?就像《别让我走》中“监狱”式的学校给孩子们的心灵套上枷锁,即使不施刑罚,也能使每个人笼罩在权力的注视下,这样的肉体活在“非人性”的操纵下,既定的宿命中,始终无法成为一个“完人”。我想现代学校应该是把学生塑造成在符合社会规范前提下,拥有自由追求、个人理想的个性化个体,而不是一个能创造考试价值、带来经济效益、服从于权力支配的驯服身体,现代技术不该滥用为限制学生自由的手段,现代学校也不应该成为畸形的规训工具。

二、提问的艺术

余露老师和我们分享了《教师如何提问,学生才会思考》这本书。此书为小学一至六年级的老师所写。给我们新教师提供了方法,提高自己的提问技能,帮助新老师点燃学生头脑中的那盏灯,以便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激发内心深处的思考,激励学生突发联想,提高了学生的洞察力。

教学和提问是不可分割的,一个优秀的教学项目一定会涉及到提问,教师提出让学生考虑的问题,支持学生为解决问题而提出的假设,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用某种观点确认学生的答案,这就是教师与学生沟通并激励学生的重要手段。同时教师必须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时刻准备着通过提问并鼓励学生自己提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的兴趣火花。

三、灵魂的宝藏

江芷萱老师带了《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与大家分享。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每天面对性格各异的学生,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教育难题。有些时候自己绞尽脑汁去想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也没有较好的解决对策。而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则给我们提供很多的教育理论和方法,给我们启发。

首先要教会孩子阅读。有经验的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好像只是微微打开一个通往一望无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东西有意的留下来讲,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除此之外还要教会孩子思考。很多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学生是因为不愿意动脑筋,将学习当成一件苦差事。学习落后的儿童,我们在帮助他们时,不是直接给予他答案,而是一步步引导他去自己寻求答案,使他学会思考。最后,还要珍视孩子的好奇心。人的思维是从疑问开始的,我们要特别珍视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对事物所具有的好奇心。

国家教育总督柳斌说过:“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生,是一个没有发展的学生;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是一个乏味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三位老师的分享,让我们对教育有了更深的思考,他们从书中得到的启示,同样也启发着我们。愿我们共同在书海中遨游,汲取知识的养分,沐浴书香,浸润我们的心灵。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20 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小学部 苏ICP备13057616号

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文范路1号 邮编:210023 校长信箱:fzxx1927@163.com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