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8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小学部 发布时间: 2025-09-19 来源:本站
2025年9月19日上午,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小学部美术组在南苑录播教室开展了“多元融合,数智赋能:传统艺术在现代美育中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主题校本研修活动。
活动第一环节为课例展示,陆海霞老师为大家带来《色彩的冷暖》一课。课堂伊始,陆老师借助“水”与“火”的图片,直观引导学生感受蓝色与红色带来的不同冷暖体验。随后,她将教学内容延伸至生活场景,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设计案例,体会冷暖色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与设计意图。
在实践环节,陆老师让学生对自身彩笔进行冷暖色分类。过程中,学生主动提出疑问:“紫色、绿色、棕色等颜色属于冷色还是暖色?”针对这一问题,陆老师及时点拨,引出“相对冷暖色”的核心概念,帮助学生化解认知难点。
教师示范阶段,陆老师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现场绘制《青绿山水图》片段,巧妙融入冷暖色搭配技巧,直观的演示让学生收获颇丰。最后,学生结合所学的色彩冷暖知识,展开自主画面创作,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实践能力。
活动第二环节为交流环节。组内教师围绕《色彩的冷暖》这节课展开交流,教师们各抒己见。
沈璐老师:在四年级色彩冷暖对比的课上,陆老师带领学生从生活经验导入,借助了手机app的logo颜色以及生活中的火焰、暖阳等具象事物引导感知暖色,用海水、冰雪等建立对冷色的认知,通过大量生活的图片帮学生轻松区分色调。学生实践的环节可分层开展,先让学生用基础色创作纯暖或纯冷画面,再尝试添加小面积对比色丰富画面。教学中需弱化标准答案,鼓励学生分享色彩带来的独特感受,重点培养其审美感知与表达能力,让学生在趣味实践中理解冷暖对比的魅力。
曹家丹老师:这是一堂逻辑清晰、生动有趣、且极具文化底蕴的色彩课。陆老师成功地打破了“蓝色就是冷色,红色就是暖色”的刻板印象,引导学生进入了“相对冷暖”这个更高级、更实用的色彩认知层面。通过“生活-理论-实践-艺术”的教学路径,学生不仅能听懂,更能真正理解和运用色彩的冷暖。
刘鹏老师:陆老师的课幽默风趣,教学设计层次清晰,生动的图片和互动游戏引发了学生对冷暖色的感知。找一找身边的冷暖色、说一说对冷暖色的感受、画一画冷暖色的作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课堂学习氛围浓厚。巧妙运用对比色创作环节,极大的激发学生想象力,将理论融入实践。整体是一堂有趣且有效的美术课。
本次校本研修就色彩理论的实践应用、学生创造力激发等维度进行深入探讨,总结了高效启发的教学策略,持续推动美育课堂的提质与创新。
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文范路1号 邮编:210023 校长信箱:fzxx1927@163.com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