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98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小学部 发布时间: 2023-05-16 来源:本站
为进一步构建扎实有效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更好实现 "立德树人"教育教学目标,促进道德与法治教师成长。2023年5月16日上午,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小学部五年级的道德与法治组的老师们在南苑录播教室进行了教学研讨。
第一个环节首先由五(15)班的陆游老师为大家带来研讨课《中国有了共产党》,陆老师以《十月革命》的视频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上课伊始,陆老师就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置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对比今天的国家现状,对中国共产党在探寻国家出路的方式和目的上进行综合探讨,切中了要害,得其主旨,准确地把握了情感的出发点。接着陆老师以教材提供的“俄国十月革命”“新青年杂志”“五四运动”和历史人物李大钊为抓手,学生通过阅读相关材料,交流补充资料知道了《新青年》杂志和李大钊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做出的巨大贡献,在此基础上引导同学们真切认识到只有发动广大劳苦大众都投身于革命,让人民当家做主中国才能获得希望。整个流程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由浅入深地感悟了其中的追求和精神,整个课堂活动丰富,教学效果极佳。
课后,第二个环节由五(13)班的周畅老师就《中国有了共产党》第一课时进行了说课展示,周老师通过播放视频、查找资料、讲故事、说口号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感知课文内容,突破难点。
在授课和评课后,五年级老师齐聚一堂,针对本次研讨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朱老师指出在衔接方面可以更流畅自然,蔡老师对教学中多样的合作方式印象深刻,黄老师同时也指出在最后可以增加致敬英雄和呼号环节,更能让人眼前一亮,全体研讨老师都见解独到,交流情真,让每位老师都有了不一样的收获。最后程菊峰主任对本节课给予了高度肯定,提出了对于陈独秀等先烈对于我们当下的借鉴意义,让全体老师们深受启发。
本次课例研修活动凝聚了工作室的集体智慧,实现了资源共享,为提高教学质量指明了方向,我们也将秉承深教研、聚智慧、赋动能的教研初心,深思而笃行,为“双减”赋能,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助力,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在课堂中和学生一起追寻立德树人的诗和远方!
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文范路1号 邮编:210023 校长信箱:fzxx1927@163.com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