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327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小学部 发布时间: 2023-04-28 来源:本站
王安石说过“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人类的文明能够薪火相传离不开书籍的力量,离不开千百年来我们对于知识的崇尚。读一本好书,品百味人生。2023年4月27日下午3点,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小学部雨竹书社分享活动如约举行。活动由汤海英主任主持,在温馨轻松的氛围中,大家重温经典,内化专业知识,提升自身思想境界,在阅读中遇到更好的自己。
本次活动由宋彩云、李冠青、王焱玢、朱子昂四位老师为大家分享自己印象深刻的教育书籍。
宋彩云老师分享了《园丁与木匠》这本书,作为教师,我们要学会区别孩子的打闹和真正打架,用科学的眼光和态度来看待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些“不可思议”的、无从理解的行为和心理。这也让教师对于处于“混乱的童年”中的孩子的行为有了更多的理解,对于“失控”的行为有了更多的包容,让教师们在混乱的教育组织工作中找到应对的方式方法,能够更加平和地进行工作。
李冠青老师分享的是《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作者提出父母需要真正去看见孩子,跟孩子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在积极回应和主动看见的环境中,孩子内心得到全然的 满足,才能在成年时形成一个健全的自我 ,拥有获取幸福的能力。
他认为孩子的很多问题都是因为跟父母的依恋关系出现问题这本书代表在理解孩子这方面又前进了一步。同时,本书由心理咨询师武志红作序推荐,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心理学书。
王焱玢老师分享的是《活着》这本书,王老师从作者简介、内容简介、自己的一点感想三个方面来分享。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我们的一生,不可能万事都完美无缺,生活、工作等等总有一些令我们不满意的事,我们不能因为这些惯于怨天尤人,对比福贵的一生,我们可能会发现,原来生活之中的一些琐事根本都不是什么事。而生活中,从来也不缺少美,关键是我们是否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是否能够放飞心灵,去发现、感知生活中的幸福。
朱子昂老师分享的是《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这本书,“问奖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社会的发展要求孩子越来越全面,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只有读书才能保证教师成为源源不断的活水。要关注教材和教参相关的更大范围的文化知识。从而旁征博引,把读书与教学联系在一起,用深厚的文化素养来滋养教学要把读书和思考结合起来。读书是阅读主体和作者的心灵对话。只有把读书和恩考结合起来,才能让阅读深人我们的内心。
青年教师在读书交流中共赴了精神的盛宴,共享了读书的快乐。在阅读中寻找灵感,在交流中启迪智慧,在反思中超越自我。读书交流既提高教师的文化品位,还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也为打造校园文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环境。读书,为教师的自我成长点亮了心灯。
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文范路1号 邮编:210023 校长信箱:fzxx1927@163.com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