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295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小学部 发布时间: 2023-09-15 来源:本站
研好课堂标准、做实金陵好课堂——综合组研现场交流研讨会议
为全面落实《南京市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与指导意见》,创建“金陵好课堂”实验校,2023年9月14日,附中仙小综合学科各教研组长齐聚南苑二楼会议室,召开研读南京市课堂评价标准与交流金陵好课堂现场交流会议,旨在各组在交流中摩擦、迸发出新的想法。
本次会议由周园主任主持,课程中心刘伟副校长参会指导。
首先分别由美术、科学、信息、体育、综研、德法、音乐、劳动组长进行交流发言。
美术组长:
教学主要是发展学生能力,知识渗透在操作和学习过程中,因此美术教学的评价更应注重人性和情感因素,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建立一种全新的教学评价机制,从而真正激发起学生对艺术课程的学习兴趣呢?结合《南京市小学美术课堂评价标准及指导意见》我们认识到,要突出美术学科特征,围绕核心素养,关注学习目标达成,同时注重艺术实践,做到以评促教。我们也在学科考核评价中围绕:课前准备、课上表现、课后自理、课堂作业、参赛情况制定了考评要求,通过每月小结,期末汇总的方式,让评价落地。
针对“金陵好课堂”的行动计划,我们也将结合学校的“邀约听课”活动,借助区级展示平台,通过红枫杯赛课、南京市精品课等竞赛,充分调动组内教师的积极性,开展并落实好校本研修计划,做到两周一研讨、每月一展示。并及时做好课后总结和反思,形成课堂教学案例。一步步的扎实推进好“金陵好课堂”的相关工作。
科学组长:
“好课堂”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主动而积极的思维,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也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问获得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学习“高效课堂”之后,对我的触动很大,自我审视,学习心得如下:
通过对文件的学习,使我对高效课堂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我觉得它主要是指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的共同进步,是知识和素养的共同提高。
同时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编制科学合理的导学案。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敷师能否菜取灵话机动的教学 箫略和评价方式调动和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中适时指导、监控、反馈、激励,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
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
信息组长:
通过对“南京市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学习,使我认识到新课程下的教师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的探究式教学,不但要加强学生的双基知识,且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但要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要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想像力;不但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通过这次学习,结合我个人教学实践,心得体会有以下几点。
一、要注重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
二、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要善于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体育:
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从基础教学、竞赛等方面作出了明确的指导,新课标要求:将“教会”、“勤练”、“常赛”落实到根本工作中去,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引导学校和教师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基本宗旨。
在文件中指出了评价标准框架的五个维度,即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教师素养,在体育教学中,课标的新要求将教学目标重新定义,即分为运动能力的达成、健康行为的培养、优秀体育运动参与品德的养成。根据文件指示,我们日常体育教学工作中可以将评价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即评价标准,以什么样的评价标准来进行教学评价可以激发教学对于不同水平孩学练情况进行切实的分析和探索,从而促成孩子们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第二部分则是评价的目的,评价标准的制定旨在提高教学、训练质量、提炼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达成率,让更多的孩子提高体育运动参与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锻炼其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第三部分则是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的构建,将评价标准和评价目的进行整合,教师将其运用至日常教学中,实现从普及到竞赛再到方法总结运用至普及课堂的完整闭环。
有了系统的评价体系,在评价好课、好课堂环节上,作为教师的我们将有更多的参考依据和着重点,随着“大单元教学”要求的不断推进,好课堂标准的定义当是从教师教学内容安排、学生学练情况、学生技能达成率、学生运用能力等方面来进行评价,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层次、有递进、更全面也是重要的参考标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明确主题,以提高学生专业素养为主线,围绕主题进行延伸和挖掘,从而使得学生真正掌握技能知识并灵活运用当是好课堂的参考标准,也是教师指教水平及专业素养的重要表现。
做好新课标研读,在新课标下研读课程评价标准,关注师生评价,做好大单元教学研究,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同时结合好课堂要求,做好做足校本研修,不断加强教室学习,为学生课堂教学提供有力保障。
综研组长:
首先,我们了解到《南京市小学综研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评价标准中强调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差异,注重学生的实践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评价观念的转变,使我看到了小学综研教学的未来方向。可交易结合建立学生评价档案袋和表格的形式记录学生的成长,体现个体差异。
其次,《评价标准》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它要求教师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教师还需要具备教学反思和课程开发的能力,能够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整和改进。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不断钻研,精进校本课程。
道法:
在“双减”“双新”背景下,如何全面深化小学课程教学改革,促进“共同成长”。我们道德与法治学科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树立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宗旨,强化课程“一体化”思维,以校本教研为落脚点,加强探究实践,重视综合评价,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丰富课程外的实践活动,积极探索议题式、体验式、项目式教学,引导学生参与体验,感悟建构,注重“教-学-评”一致性,发挥评价对课堂教学的诊断功能、激励作用和改善作用,引导教师积极学习、研究与反思,不断自我提升。
劳动组长:
什么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呢,一堂好的劳动课有哪些要素呢。在多年的教研实践中,我们把学科性课程的评价标准与劳动学科的特征相结合,尝试着劳动课评价“五看”,取得了较理想的教研效果。该评价标准的特点是:大处着手,小处着眼;优化标准,突出重点;点面结合,凸显特点。
一、看教学效果,有多少学生“做好了”
二、看教学重难点是否准确把握、有效解决
三、看对操作实践活动的指导是否准确、合理
四、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是否充分发挥,教学方法是否得当
五、看课堂教学结构是否优化。
之后周园主任结合各组长交流提出相关要求:
一、任何课程的实施要紧扣学科素养。
二、课程的开发要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
三、教师专业能力的引领性要在课堂中体现
四、关注课堂中部分学生问题的处理,坚持学生主体
五、大单元突出课程设置的细致性,关注每个流程,要环节递进
最后刘伟副校长对本次会议进行点评,他表示课堂评价标准的研读,是为了各位老师更好的为教学做好准备,也是更好的为学生服务。而金陵好课堂的开展也是在做好评价研读的基础上完成,希望各位组长会后与组员继续交流学习,相互研读,集众人思想研出特色好课堂。
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文范路1号 邮编:210023 校长信箱:fzxx1927@163.com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