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78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小学部 发布时间: 2023-10-21 来源:本站
为更加深入贯彻落实新课程评价标准,进一步学习了解大单元教学,2023年10月18日美术组教室在美术教室1和2开展本学期第三次校本研修活动,本次由两位教师带来课例展示。
首先由刘清老师带来生生不息—花草纸一课。首先刘老师从播放造纸工艺原料视频开始导入并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讨论产生疑问。随后打开学习单,让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知识,之后刘老师演示造纸相关步骤以此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之后通过对比两张纸的不同引出——花草纸的概念,并请同学观察发现总结出纸张上面纹样的布局——对称、均衡、疏密。最后教师实际操作学生那个学习并最终完成作品。
第二课时由张洁高丽老师执教,结合纸张可塑性原则通过表达金陵紫金山的方式呈现,一开始让学生思考说一说自己需要的工具并现场感受,让学生亲身体验。之后欣赏相关视频,让学生看一看该如何操作,同时解读造纸与南京的文化内涵,随后让学生现场第一次操作,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次欣赏图片并让学生探讨图案是如何产生的,以此引导学生在做作的花草纸上进行装饰达到一定的美感,最后带领学生完成最终作业。
课后组内教师对两节课进行了点评.
王谷:刘清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机会,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提升,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本课主要是赋予废旧材料新的生命,因此整节课可以创设合适的情境、趣味性的语言激发学生思考和再创造。
刘珊珊:刘清老师的课知识点详尽,内容丰富,条理清晰,通过再造“花草纸”,带领学生感受花草纸的图案美、纹样美。建议:1.结合适合纹样、二方连续等知识来设计学习单,提升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2.适当增添一些互动环节,气氛会更好。
周园:刘清老师的课,前后结构连贯,注重平时知识积累,且整个环节设计环环相扣,学生参与度很高,最终作业呈现具有美感。建议:1.作业分层,呈现会更加丰富。2.评价单措辞要准确
刘鹏:刘清老师的课目标明确,结构清晰。结合日常生活拍的小视频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层层递进的教学设计,使得教学内容由浅入深,体现了高阶思维的设计理念。建议:1.增加一些师生互动。2.增加一些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词。
陆海霞:听完刘清老师的课,我有以下二点思考:1本节课的目标是带领学生将花草做入纸中,课题是否可以直接体现目标“纸映花草”。2以学生为主体,该如何体现?建议:用花草设计出纹样的环节,以小组为单位,学生运用已有的纹样知识摆一摆 展示出来。教师在此基础上继续引导生根据花叶的大小 形 色,丰富纹样。
周朝慧:刘清老师执教的《“纸”因有你》这节课,基于国家课程标准,结合五年级学生特点,设置了相应的教学环节,整堂课以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以学习单的形式解决重难点问题,缓缓深入,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试一试,了解花草纸的美,真正实现了像艺术家一样学习。
祝青:张洁高丽老师的课整体思路比较活跃,学科融合特点还是比较明显,学生参与度也比较高,但是设计环节上可以更加简练一些,毕竟学生有基础,有些讲解可以一笔带过,更多是给学生充足时间完成作品。
潘晓云:作品以手工形式呈现,过程较为复杂,可能部分学生无法跟进,可否作业分层,使得最终的作品呈现更上一层楼。
每次的研修都是一次思想的碰撞,相信在碰撞中才成产生新的创造思维,会使课程更好呈现。
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文范路1号 邮编:210023 校长信箱:fzxx1927@163.com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