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洪伟名师工作室9】为了儿童语言的自然生长——江苏省第15期教研课题阶段汇报暨孙洪伟名师工作室研修活动

浏览数量:17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小学部     发布时间: 2024-11-28      来源:本站

冬日暖阳,银杏满阶。2024年11月28日下午,“为了儿童语言的自然生长”——江苏省第15期教研课题《任务群视域下儿童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实践研究》阶段汇报暨孙洪伟名师工作室研修活动在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小学部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由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主办,由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小学部承办。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和嘉宾有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研训处主任周荣婷,培训处副主任李六扣,培训管理处张海艳老师,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小学部党委书记肖全胜,执行校长蒋浩,江苏省特级教师、副校长孙洪伟,副校长刘伟,以及栖霞区中片共同体三年级骨干教师、附中仙小全体语文教师。


课堂展示

第一节课由摄山星城小学胡建南老师执教《大自然的声音》第一课时。胡老师悦耳动听的范读导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接着,她设计了三个学习活动:“听一听”,感受美妙的声音;“读一读”,寻找美妙的声音;“品一品”,欣赏美妙的声音。胡老师通过多媒体影像、音频资料等多种形式,采用不同的朗读形式,带领学生一次次沉浸文本,体会大自然声音的美妙。

3.JPG

第二节课由附中仙小刘香兰老师执教《读不完的大书》一课。刘老师设计了:“读自然之趣”,通过图片、视频的方式帮助学生读出动植物的趣。引导学生在美美的画面中品读美美的语言。在“写自然之景”活动中,运用所学的写法尝试写写大自然中看到的事物,学生充分地写,充分地表达,把课堂所得付诸于笔尖,写出一段段生动有趣的文字。

4.JPG

第三节课由附中仙小仇娟娟老师执教《父亲、树林和鸟》一课。仇老师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故事,设计了三个学习活动:“议一议”,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父亲对鸟习性的了解;“辩一辩”,学生探讨父亲是否曾经是猎人;“写一写”,指导学生进行归类摘抄。教师立足单元语文要素,引领学生从字里行间去体味和发现,感受父亲爱鸟、知鸟的形象。整节课在学思交流、疑探建构中不断生成精彩。


点评与指导

江苏省特级教师孙洪伟对本次三节课做了点评。他指出语文教师要始终带着语文意识去设计实践性学习活动,尽己所能使学生建构语言技能,形成能思考、爱想象、乐表达的语文综合素养。他还对后期如何结合课题展开课堂实践作出了前瞻性的理论指导和实践规划。

6.JPG

最后,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研训处主任周荣婷对三节课的设计表示了肯定。她认为,课堂中拥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语言训练点,均指向了儿童的思维发展。接下来,她还指出要从“文本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积累和运用之间的关系”“语文和生活的关系”“个体和合作的关系”四级层面去展开课堂研究,将课题研究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改革中,促进栖霞小语高质量发展。

7.JPG


 着眼未来

课题引领,实践跟进。未来,我们每一位课题组成员将继续深耕课堂,在区域教学主张“适性·赋能”和课题主张“为了儿童语言的自然生长”的引领下,将语言建构运用落实到课堂实践中,努力打造有活力的课堂,追求鲜活的有言语生长的课堂样态。

 

撰稿:申姗姗

摄影:孙艺婧

一级审核:申姗姗

二级审核:吴庆芳

三级审核:孙洪伟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20 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小学部 苏ICP备13057616号

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文范路1号 邮编:210023 校长信箱:fzxx1927@163.com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