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22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小学部 发布时间: 2025-04-14 来源:本站
4月10日下午,附中仙小英语组进行第四次校本教研活动。本次活动聚焦小学英语教学,融合多视角、多内容展开深度交流,为提升教学质量、创新教学模式带来新契机。
郑亚萍老师率先带来五下U5 Helping our parents的复习课。课堂上,郑老师巧妙整合多版本教材资源,借助动画、实物演示,让“sweep the floor”“clean the table”等家务词汇和相关句型鲜活起来,降低学生理解难度。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热烈讨论并踊跃分享家人做家务的场景,还通过角色扮演,在模拟情境中灵活运用英语交流。这堂课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在无形中强化了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随后的评课环节,教师们各抒己见。大家肯定郑老师对教材的精准把握,通过精简语法、创设情境,让教学难度与学生认知相匹配。在语法教学上,摒弃机械练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语法规律,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课程将“家务劳动”与“家庭责任感”紧密相连,实现知识传授与品德培养的有机统一,为英语教学融入情感教育提供了优秀范例。
姚汶君老师带来《以家务劳动主题课为基准的多版本教材对比研究、分析及应用思考》的讲座。姚老师详细剖析朗文、译林旧版和译林三年级新版教材。从适用学段看,各教材定位不同;编写理念上,分别侧重综合能力培养、基础知识传授和核心素养发展。她指出,随着课标升级,劳动教育在英语教学中愈发重要,教材文化价值观也向家庭协作意识转变。姚老师还提出分层教学策略,依据学生水平设置基础、进阶、拓展要求,倡导跨教材资源整合,提升教学效果。
叶畅主任以《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小学课堂教学实践路径》为题开展讲座。叶老师深入讲解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前景,介绍借助人工智能生成个性化教学资源,依据学生差异定制学习内容;利用智能辅导系统及时反馈、精准指导;创设虚拟场景助力学生实践等应用方式。通过实际案例展示,让教师们看到人工智能在激发学生兴趣、拓展思维、提升学习效果方面的显著作用,为教学创新提供了新方向。
此次活动通过郑亚萍老师的示范课、教师们的深入评课以及姚汶君老师、叶畅老师的前沿讲座,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交流机会。活动强调了在教学中融合多元教学资源、关注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同时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指明了方向。相信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们将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为学生打造更加高效、有趣、富有创造力的课堂,推动小学教育事业迈向新的高度。
撰稿:郭晓凡
拍照:郭晓凡
一级审核:周梦萍
二级审核:叶畅
三级审核:蒋浩
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文范路1号 邮编:210023 校长信箱:fzxx1927@163.com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