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4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小学部 发布时间: 2025-06-04 来源:本站
为实现城乡教育共同体学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共进”,2025年6月4日上午,“聚焦核心素养 复习实践研讨”城乡小学共同体教研活动在竹镇中心小学顺利开展。本次活动由六合区教师发展中心主办,六合区竹镇中心小学教育集团、栖霞区孙洪伟名师工作室承办。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和嘉宾有六合区教师发展中心语文教研员张敏老师、竹镇中心小学教育集团郭丽芹书记,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小学部副校长孙洪伟及其名师工作室成员,竹镇中心小学教育集团全体语文教师和共同体成员校的骨干教师代表。
【课例展示】
第一节课,由六合区竹镇中心小学胡怡雯老师执教《抓关键词句析文意,习阅读技巧备复习——三年级阅读复习》。胡老师通过“段落王国”这一情境任务,引导学生理解关键词语、梳理段落内容、畅谈文本想法,凝练“联系上下文”“圈画关键句”等阅读策略。课堂中学生争当“段落小达人”,这种自主探究的学习姿态,不仅展现了思维的可视化培养路径,也充分体现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第二节课,由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小学部张锦老师执教《字词串珠 句段成链——三年级基础知识专项复习》。张老师通过三大活动串联课堂,引导学生在梳理、分类与实践中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课堂中,“理一理”环节以单元字词为切入点,带领学生系统归纳易错字、多音字,构建知识网络;“分一分”环节则通过对字音、字形识记方法的归类,引导学生结构化复习;“用一用”环节设置情境化表达任务,让学生将字词串珠、句段成链,有效进行了表达训练。整堂课以清晰的活动脉络、扎实的实践训练,为复习课的高效开展提供了生动范例。
第三节课,由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小学部吴莹老师执教《图文探秘 非连续性文本专项复习》。吴老师以三个学习活动为载体,带领学生梳理非连续性的类型,搭建文本知识框架,聚焦四个阅读策略的教学,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环环相扣,相互关联,为学生打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大门提供了有效途径。整节课的设计逻辑严谨,层层递进。学生在进阶式的学习活动中,不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运用和思维品质。
【专家点评】
三节课例结束后,江苏省特级教师、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小学部副校长孙洪伟进行了活动点评。孙特在点评中强调:“复习不是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素养的培育与跃升。”他提出复习课的三阶路径:目标精准化,活动进阶化,教学结构化。也进一步指出阅读复习课需要在三个维度实现优化,最终达成从知识复现走向深度学习。
六合区教师发展中心语文教研员张敏老师指出:本次城乡共同体教研活动真正做到了“真诚共享、专业引领、发展共赢”。复习课的探索犹如春风拂面,为乡村教育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孩子们以言语记录乡土生活的点滴,这便是对生活的感知,也是素养的悄然落地。张老师提出“教育是慢的艺术”,教学须给予学生充分的“思维沉默期”,在小组合作中保留“认知冲突带”,努力让学生达成“会做题”到“会思考”的转变。
【活动总结】
六合区竹镇中心小学教育集团郭丽芹书记在活动总结中,深情回顾了本次教研活动的重要意义。她指出,附中仙小团队带来的示范课例和专家指导,有效破解了乡村学校复习课教学中的现实困境,为乡村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郭书记期待未来与附中仙小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定期开展联合教研、教学互访等活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
此次城乡共同体教研活动的举办,在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方面具有多重价值:探索复习课教学范式,构建素养导向的课堂新样态;搭建城乡教育协同发展的新型伙伴关系,推动形成城乡学校“理念共研、资源共享、成果共赢”的发展新格局;深耕具有乡土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创新之路,让每个孩子都能获得适合的优质教育。
撰稿:申姗姗
摄影:苗 菁
一审:申姗姗
二审:王 寰
三审:孙洪伟
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文范路1号 邮编:210023 校长信箱:fzxx1927@163.com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