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86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小学部 发布时间: 2020-05-18 来源:本站
鉴于统编教材五、六年级的教学内容讲授难度大,为提升学科教师对五六年级教材的理解与教学实践能力,促进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市级围绕五六年级统编教材开展了“教材解读与主题教学实践展示系列活动”。
因疾情原因,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市级教研活动将统一采用腾讯会议软件,进行线上研讨。整场活动由罗嫣才教研员组织,全市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线上积极互动,会议人数多次达到上线。
第一节是由南京市东山小学王蕾带来的课例展示: 五下《弘扬优秀家风》。
家规家训是中华优秀文化的朴素积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灵与成长。本课教学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一是通过课前的调查和家风征集,原本不明确自己家风的同学,通过调查和访谈,尤其基于疫情背景引入终南山家风,了解优秀家风对个人成长和良好社会风气形成的作用,愿意共同建设优秀家风。二是鼓励学生讲家风故事,做家风传承人。建议引导学生展开辩论,进一步明晰随着电话视频逐渐代替书信,家风传承的方式不断创新,但家风的内涵不应改变。
第二节是由浦口区石桥小学吴丹带来的课例展示:五下《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
本课从喜闻乐见的秩序小游戏导入,组织学生从小游戏中体会秩序的便捷性。接着让学生展示调查研究:我们身边的公共秩序,并谈一谈自己的真实感受,从而让学生在交流和辩论中澄清自己的思维。最后结合时事,设置情境:在疫情背景下,我的疫情公共秩序单有什么?让学生学有所感,并学以致用。
第三节是由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杨明波带来的课例展示:六下《学会尊重》。
在课堂中,老师在介绍钟南山 、屠呦呦这些影响重要的人物以外,还向孩子们介绍了平凡的人物:黄大发。让孩子们感受到平凡中伟大,自发的产生一种尊重感。同时还渗透了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心育的方法,引导他们理解、宽容、接纳自己的伙伴,看到生活的美好。
第四节是由南京市江北新区沿江小学张露露带来的课例展示:六下《地球——我们的家园》。
本课通过查询网络、拜访长辈、阅读书籍以及辩论的形式,让学生懂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我们的生存家园,对于环境问题,我们要敲响警钟,共同承担责任。从课例中让孩子们逐步认识法治内容,从而树立法治精神,把德与法进行融合,让法治精神在潜移默化中浸润学生。
此外罗老师还邀请教师发展中心的两位专家,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教材解读,并提供了宝贵的教学建议。道德教育与实践生活是紧密交融的。通过专家老师们的解读,我们可以在解构教材的逻辑结构的基础上链接孩子的生活,形成场域影响。
最后是互动环节,德育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特别在疫情期间复学阶段,孩子的知识能力在不断增长的同时,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变得尤为突出和重要,这方面突出了德法课程的不可替代以及重要地位。这对我们德法老师也是一种挑战,不仅要潜移默化关注实事动态,也要关注身边学生,多给予积极向上的引导,同时充分调动各种资源优化课堂,这样才能让后浪真正成为后浪。形式上不仅可以通过微课,还可以通过课堂实录片段的形式更广泛地让大家有所学习。
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文范路1号 邮编:210023 校长信箱:fzxx1927@163.com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