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89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小学部 发布时间: 2021-04-14 来源:本站
4月13日,我区在教研员陆晔老师的组织下开展了一场德法教研活动,我校承办了此次活动,各家以道德与法治教研组为单位参加了本次教研活动。
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充实学生的空闲时间。好的阅读资源,可以陶冶一个人的道德情操,提升一个人的修养和素养,塑造一个人的个性,使人的身心趋于饱满和健全。本次教研活动主题是基于阅读资源在品德课堂的的利用,促进学生德行的养成。本次主题教研呈现了两节课例和一场讲座。
第一节,孙艺婧老师为我们呈现了《干点家务活》这一课。孙艺婧老师通过一个手指游戏导入,学生积极性很高,课堂生动活泼;接着运用视频呈现了家务小调查,当看到自己的劳动记录时,学生参与感很强;看到跃跃欲试的孩子们,孙老师组织学生进行了劳动比赛,并评选出了叠衣小明星;孙老师最后引导学生思考家务可以培养什么品质,通过课堂阅读绘本和亲身试验,学生们都能认识到家务的重要性,整堂课环环相扣、目标明确。
第二节,张璐璐老师给我们带来了《我们当地的风俗》这一课。张老师通过一枚小小的喜蛋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通过展示有喜事吃喜蛋这一习俗,鼓励学生分享伴随自己成长的风俗,同学们提到了抓周、百天照、胎毛笔等,进而引导学生体会背后蕴含的美好祝愿;十二生肖是一种独特的风俗,通过设置情境让喜羊羊进课堂组织生肖大会,活跃了课堂气氛;最后是尊老习俗的分享,学生们能结合生活经验和收集的资料交流,贴合学生实际,体现了品德与生活的融合。
最后,王旭颖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场主题为“语文与道德与法治学科资源整合 促进学生多方发展”的精彩讲座。王老师坚持一种大课堂观,认为语文与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资源整合可以促进学生的多方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教师肩负和资源共享。王老师以一年级和四年级的语文和道德与法治的教本为例,生动说明了语文和德法学科在主题设置上会有很多重合或相关,比如德法中的同伴主题和绿色生活主题,在语文课程中都会有涉及。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实际教学时就可以整合两科资源,这样也可以增加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统一感。
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嵌入阅读资源,不仅可以整合课程资源,丰富德法课堂的教学形式,更重要的是,借助阅读资源中鲜活的人物、活泼的故事情节等,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德行的塑造和养成。通过今天的观摩学习,每位教师都有各自的收获。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还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思维,以不变应万变,常常做到眼中有儿童,心中常反思。
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文范路1号 邮编:210023 校长信箱:fzxx1927@163.com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