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当之篆 趣味无限

浏览数量:57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小学部     发布时间: 2021-12-06      来源:本站

瓦当历史悠久,上溯西周,下至明清。瓦当,又称“瓦挡”或“瓦头”。瓦当处于最接近屋檐的筒瓦前。遮掩着筒瓦下的椽子。既有加固又有美化的作用

   本学期前三周的社团课的学习内容以篆刻的形式,带领学生再现人面纹瓦当的魅力。学生通过观看“国宝在金陵”——人间滋味(六朝人面瓦当),学习并认识了在南京六朝博物馆里所保存的距今有1700多年的六朝人面瓦当。

人面瓦当丰富的表情,激发了学生们的创作兴趣,他们有叹气,有微笑,有悲伤,有惊喜。学生小周说:老师,这个好像现在网络聊天常用的表情包是啊这也许就是在六朝时代,人们在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惧的真实复刻。下面请跟我们一起来欣赏用篆刻的形式再现的人面纹瓦当的作品吧!

 


 

通过这一系列的学习,学生们对瓦当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同时,人面纹瓦当的夸张、风趣的表情变化,也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灵感,为以后的篆刻创作积累了更多的知识储备。

(撰稿/摄影:刘珊珊)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20 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小学部 苏ICP备13057616号

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文范路1号 邮编:210023 校长信箱:fzxx1927@163.com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