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345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小学部 发布时间: 2022-06-06 来源:本站
为切实推进校园环境资源和特色课程开发,加强校级之间的交流,拓宽学校教育教学与管理质量,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小学部肖全胜校长及其工作成员于2022年6月2日赴南京慧泽国际自然学校考察交流,此行还特邀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科学研训员高伟老师、仙林实验幼儿园孔虹霞和李玉园长参与。
慧泽自然国际学校的创办人张马文慧校长热烈迎接,首先带领我们参观了校园。慧泽自然国际学校坐落在一片青山秀水之中,虫鸣、鸟语、花香,让整座校园都散发着自然的气息。校园里趣味的种子文化墙,别致的小花园,学生随处可见的插花、植物画、木制品等自然物作品,无一不渗透着生活教育和自然教育的理念,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随后大家来到会议室开展座谈,双方也就如何基于自然环境资源开发特色课程表达了自己的想法。首先张校长重点向我们介绍了围绕时令和节气所开展的特色课程,其中包含围绕“大雪”节气开发而来的“煮酒论英雄”课程,围绕端午佳节开发“寻艾识艾”课程,随后肖校长也对该课程中把生活现象、节气和诗词、文学典故融合起来的做法,恰到好处地体现了的新课标“学科融合”的理念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对两家学校在环境和师资配比上的差异性进行了对比阐述,并且提出,不论存在怎样的异同,在特色课程开发上,都应该基于现有的环境资源,适时融入劳动教育和自然教育,体现和谐自然的理念。而张校长提出的湿地课程建构的疑惑,栖霞区教研员高伟老师指出,课程开发一定要弄清楚现有课程资源所面向的适合的课程对象,明确课程建构的几大板块和板块间的逻辑性、层次性,这样才能因地制宜地开发好课程。
通过本次观摩交流,肖全胜名校长工作室成员感受到校园资源的特色课程的开发不是闭门造车,也绝非一蹴而就。我们在特色课程开发的路上还有很多漫长的摸索和尝试。相信通过这次“走出去”的参观交流活动,美术与科学组在科艺融合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一定会有更多的启迪和思考,只有不断吸纳新的课程理念,更新课程建构思路,才能让校园特色课程焕发生机,经久不衰。
拍摄:工作室
撰稿:蒋 洁
一级审核:周 园
二级审核:曲文双
三级审核:肖全胜
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文范路1号 邮编:210023 校长信箱:fzxx1927@163.com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