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426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小学部 发布时间: 2022-06-15 来源:本站
——“小学整本书阅读思辨读写实践研究”系列活动(三)
2022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新鲜出台,新课标对阅读有了明确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推动阅读教学的深入开展,提升教师阅读课程建设和阅读的指导能力,6月10日,在陈慧名师工作室精心组织下,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小学教育集团的语文教师,在线收看、学习了南京市教育技术装备中心举办的“新课标背景下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分享”。
本次讲座分为三个环节:首先,王彤校长以《中国神话故事》课例实践分享整本书阅读教学;其次,余慧老师与大家分享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最后,刘雪微老师从教学评一体化的校园深度阅读研究和实践的角度与大家分享、交流。三个多小时的线上学习,令老师们受益匪浅。学习结束后,各语文备课组进行了反馈交流:
一年级高建怡老师:整本书的阅读是一个综合性的活动,对于学生的语言知识、情感修养和生活经验有着综合性的考察。因此学生的阅读体验往往各种各样,这要求教师端正态度,认真研究学生心理,并且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这样才能在阅读教学中为学生答疑解惑,给予学生更好的指导。教师应当制定出整本书阅读的课程目标,在语文选修课程中进行渗透教学。在阅读中全身心投入,将自己带入到书中,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年级张钰晗老师:阅读教学中要渗透学法指导。学法指导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材为情感载体的原则。一方面教师要因势利导,另一方面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课本让学生读,思路让学生讲,规律让学生找,学法让学生悟,使阅读方法真正成为学生可贵的精神财富。
三年级朱佳佳老师:“整本书阅读”被郑重写进了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中,并首次以具体内容描述的形式,明确了目标、内容及要求。新课标不再简单要求“多读书、读好书”,而是要将阅读变成“习惯”,掌握阅读方法,积累阅读经验。小学阶段是读书的最佳时期,要鼓励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时,我们应将教材中节选部分作为阅读整本书的媒介和桥梁,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同时鼓励师生共读、亲子共读,并尝试通过多种途径激励孩子多读书,把整本书读好。
四年级吴佳莹老师:在“双减”形式下,提质减负,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增加孩子的阅读量,提倡整本书阅读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表达,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在实践中,我们可以借鉴王校长的做法,利用图像化策略,将阅读内容用图画、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现出来,不仅利于学生的概括能力提高,更有助于他们理解文本内容。
五年级陆瑶老师:2022《语文课程标准》 在教学建议部分,做了这样的表述:“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可见,读整本书的意义重大。整本书的阅读超越狭隘的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在相对固定的时间段,让以儿童为本位的阅读材料进入语文学习过程,滋养学生心灵,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提升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六年级钟芷君:王彤老师今天向各位老师推荐了《整本书阅读策略实用手册》,并且通过生动的课例展示介绍了整本书的教学策略。通过本次学习了解到《整本书阅读策略实用手册》是基于统编版教材“快乐读书吧”中指定的阅读书目,结合教材中对各年级学生阅读素养的评价要求,用于陪伴和引领孩子们进行阅读,辅助教师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和活动的一套手册。这是一本科学、有效、有趣的阅读工具书,解决了整本书教学过程中的四大难题。
本次线上教研活动,引领着老师们更精准地解读新课标,理解新课标与整本书阅读教学之间的关联,同时,为我校“小学整本书阅读思辨读写实践研究”的课题带来了新的思考。
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文范路1号 邮编:210023 校长信箱:fzxx1927@163.com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