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33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小学部 发布时间: 2024-10-24 来源:本站
秋意渐浓,丹桂飘香,研学正当时。 10月22日下午,附中仙小数学组开展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校本研修活动,为老师们搭建一个共同探讨、相互学习的平台。
本次活动有幸邀请到南京市五老村小学书记、江苏省特级教师吴玉国莅临指导,云南香格里拉地区学校校长代表团、青海湟中康川地区学校代表团以及我校全体数学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1.研究课例——《生活中的位置》
首先,由周宇琦老师和一(13)班同学为大家带来研究课例——《生活中的位置》。周老师以“左左右右”儿歌导入,自然过渡到身体上的“左左右右”,图片座位中的“前后左右”,教室座位中的“前后左右”。
周老师通过“贴一贴、说一说、找一找、猜一猜”等活动和多次的合作性学习,透过这些可视化、可感知的学习路径,围绕以“左右”为核心的数学问题,让孩子们突破位置难点,学会观察,学会表达,发展空间观念。
课的最后,周老师让孩子们谈收获,并进行自我评价和生生互评,专家指出:这个环节可以和今天所学的位置等相关的内容动态结合起来,就更好了。
2.教学研究分享
课例展示结束后,周老师进行了说课,谈了设计理念和本节课的一些收获与反思。主持人衡山老师抛出研修思考问题:1、本节活动课的核心问题是什么?2、针对一年级的萌娃,如何上好一节活而不乱的活动课?
章叶伟老师分享来她一次公开课的感受和经验,充分利用好奖励机制,从“观察、倾听、表达、思考”等不同层面,制定小组评价标准,及时记录反馈和评判,促进孩子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实施有效教学管理。
张长梅主任指出:这节课,老师要抓住孩子的表达起点,拎取学生发言中的有效信息,要从刚开始就引导规范表达,让孩子们学会模仿,课堂要从头到尾贯穿核心问题,低年级的老师一定要会煽情,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同时要注意不同板块之间的自然衔接和过渡。
李娜老师从课标分析、教材分析、活动内容整体分析和活动目标整体设计四个方面,结合本课内容,对不同版本的教材进行对比分析,如何结合课标理念,构建单元整体教学,帮助老师们构建单元整体教学策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实现学科的育人价值。
顾李君老师依据课程标准理念,进行了单元作业的设计分享,为了更好地表达设计的思路,也为了能给学生展示更加精美的图片,她有效地结合了AI技术,请出了神器:豆包,将所需要的图片用语言准确描述出来,“豆包”就会显示出符合要求的图片,最终经过几轮修改,找出符合心意的图片。
3. 专家指导
最后,主持人隆重地请出吴玉国校长,为我们的研修活动作指导,他对我校的研修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对年轻教师提出殷切的希望,希望年轻教师们要提早规划,尽快找到符合自己的风格,同时,他还特别强调教师独立思考的重要性,要深入研读新教材,想清楚新教材的编排意图,为什么是这样的顺序,同时要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他对《生活中的位置》这一课,也进行了具体的设计指导,同时,要求教师要明确本节课对哪些关键能力的培养。专家的指导,有高度又有温度,为我们指明了前行的方向。
本次校本研修活动为我们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我们将继续深入探索以核心问题驱动深度学习的教学方法,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撰写、拍照:陈洁 一级审核:嵇磊 二级审核:王玉洁 三级审核:刘伟)
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文范路1号 邮编:210023 校长信箱:fzxx1927@163.com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