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1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小学部 发布时间: 2024-11-12 来源:本站
为践行落实好《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文件精神,促进新教材的应用,助力教师更好的适应新课标的教学需求。2024年11月11日下午,秋暮初冬的时节,栖霞区美术教研活动在南师附中仙林小学北苑一楼软包举行。栖霞区美术教研员李娟老师、附中仙小肖全胜书记、蒋浩校长、刘伟校长及全区美术老师参与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围绕苏少版一年级美术上册《大地mamade礼物》展开。以“谷物是大地的艺术硕果,也是创意设计的重要来源”这一大观念为引领,通过稻田研学、稻田印象和稻田守护三个环节,带领学生们通过造型游戏活动深入探索稻田的自然之美与生态价值,在感受自然的过程中,运用美术表现形式进行记录和创作。
活动伊始,刘珊珊老师围绕大单元教学理念,进行了精彩的说课展示。刘老师以稻田为主线,巧妙融合了美术教育、自然科学与人文情感,构建了一个跨学科、多维度的教学框架。通过艺术课程实践,引导学生们从视觉、情感乃至哲学层面,全方位感知稻田的生命韵律与美学价值。说课过程中,刘老师还运用丰富的教学资源与多媒体手段,将稻田研学过程中的活动场景以图文并茂、视频辅助的形式生动展现。
傅欢老师执教了单元活动的第二课《稻田.印象》。首先傅老师带学生回忆水稻的样子,感受水稻的形状、肌理;紧接着在印一印、听一听等一系列活动中,带学生情境式感受稻穗的形态之美和稻田丰收的热闹场景,自然生发出对大地mama的喜爱之情。最后通过好玩的场景贴、画,来达成学习成果,让低年段的课堂洋溢着趣味、探究与活力。
周朝慧老师执教了单元活动的第三节课《稻田.守护》。课程以稻田研学视频导入,瞬间抓住了学生们的注意力。随后,周老师布置了一起制作稻草人的任务。接着,周老师利用学习单,让学生通过贴一贴、画一画的方式在学习单上完成对稻草人造型的设计。在老师的示范下,学生们的创作欲望被充分激发。大家两人一组合作完成稻草人制作,并进行了展示和评价,为这次精彩的课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活动最后,栖霞区美术教研员李娟对本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强调了深入美术跨学科融合研究的重要性,同时明晰了大单元教学的教学目标,为今后的美术教育教学指明了方向。五位骨干教师王婕妮、张静、赵婧嫱、杜蕾、王韵茹受邀点评,她们对活动中的真实情境创设和教材创新表示高度赞赏,认为这不仅是对传统美术教学的一次大胆尝试,更是对未来美育发展方向的一次积极探索。
此次活动引发了教师们对美术新教材改革的深刻思考,让参会老师对新教材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明确的研究方向。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不断探索和实践,力求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取得新的突破。
撰稿:高洁、曹蒙娜
摄影:王谷、刘鹏
一级审核:刘珊珊、赵婧嫱
二级审核:周园
三级审核:刘伟
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文范路1号 邮编:210023 校长信箱:fzxx1927@163.com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