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蒙养正,好习惯赋能 ——栖霞区小学语文第一学段五好行动专题教研

浏览数量:261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小学部     发布时间: 2023-09-28      来源:本站

童蒙养正,习惯赋能

——栖霞区小学语文第一学段五好行动专题教研

秋意渐浓风微凉,时光恰好正当时2023925日,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小学部举行了以“童蒙养正,习惯赋能”为主题的栖霞区小学语文第一学段“五好”行动专题教研活动南京市斯霞奖获得者、首批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江苏省特级教师刘军老师原南师附中江宁分校小学部顾华校长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员黄文峰主任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小学部肖全胜书记蒋浩副校长孙洪伟副校长刘伟副校长一同出席参与全区小学语文第一学段老师们齐聚一堂,吴佳莹老师主持下,共同观摩、研讨低年级小学语文好习惯的奠基与生长。


课例观察:塑造习惯的课堂现场

宋彩云老师执教玲玲的画第一课时。伴随着上课铃声,二(8班的孩子们在响亮统一的口令中开启了课堂。

课上宋彩云老师关注学生倾听的习惯:老师范读前,小老师提醒同学听的姿势“手捧书,身坐正”、听的状态“声声入耳,字字入目”;结合生字“评”,设置“小评委”情景,引导学生带着思考听同伴的声音。课堂同样以口令的形式提醒着读书与写字的姿势与状态。课堂的各个教学环节,不仅重视学生知识的学习,更处处关注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在故事的情节与课堂的情景间,在多样有趣的方式里,孩子们兴趣高涨地认识了生字、学习了课文、感受到了人物心情的变化,好习惯也在无声无息中润入了孩子的行为与意识中。



孙源婕老师和二(14)的孩子共同带来了精彩的第二课时。课堂同样在响亮统一的口令中开始了。

孙源婕老师除了注重学生常规习惯的养成,还有意识地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课堂上,孙老师通过让学生对比两幅画,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帮助理解课文内容。学生进而把故事的变化过程和玲玲的心情变化过程,合二为一,并联系“得意”、“伤心”、“满意”这三个关键词,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讲清楚了课文中的故事。而在最后结合自己生活经历谈谈对“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这句话理解的环节,孙老师则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提供思维方法,由扶到放,在给出例子、扶梯的基础上,通过同桌讨论,联系生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最后再完全放手让学生自由分享体会。整节课内化了学生的思维力,提高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主题交流:好习惯的教研支持

活动的第二环节由吴庆芳主任带领科研小组的老师围绕“培养好习惯,奠基好素养”这一主题进行汇报。

吴主任首先向与会老师介绍了活动开展的背景,着重介绍了此次活动中的两大小组即教研小组、科研小组在此次活动中的分工与协作,向全区老师呈现了教研与科研融为一体的教研新样态。接着,吴主任围绕低年级语文课堂学习习惯现状的调查研究,用生动的叙述、详实的数据向老师们展现了当前低年级语文课堂学习习惯培养的现状、存在问题及科研小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进行的一系列探索。随后,科研小组的张钰晗、倪梦圆、王修之三位老师围绕常规习惯、倾听习惯、表达习惯、阅读习惯、书写习惯、思维习惯等六个方面向与会老师介绍了她们观课的收获与感受。最后,吴主任聚焦低年级思维习惯的培养向与会老师分享了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的方法,有理有据,干货满满。

科研小组的汇报有调查、有分析、有观察、有反思、有策略,让老师们对究竟如何用科研引领教研,用教研推动科研有了直观的感受与清晰的认识,听完让人耳目一新,给与会专家、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专业引领:好习惯的协同助力

接着江苏省特级教师刘军老师活动带来专业指导。

对低段教学有丰富经验的刘特就本次活动主题表达了高度认可,以“震撼”一词形容自身的感受。轻巧的课堂组织为学生的知识学习提供了便利,良好的习惯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提供了支架。刘特对于两节课例中展现出的对学生常规与思维习惯的指导给予了高度肯定,更对以科研方式对待教研的态度、以科研眼光看待教研的形式给予了高度赞扬。

刘特提出“双减”背景下的语文课堂应该注重两件事激发兴趣教给方法刘特表示课堂是学生行为习惯与思维习惯生长的地方,而要让好习惯扎根,更需要协同家庭,携手共育,真正培养孩子终身学习的能力!

图片13.JPG

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员黄文峰主任做总结发言。黄老师高度赞赏仙小教研团队围绕“好习惯”进行的主题研究和实践,实现了低年级语文教研的“三个转变”:

1.建立了“科研支撑、教研实践、专家引领”三位一体的教学研究过程。围绕“好习惯”的认识与培养,在教中研,在研中做,在做中学,合力探究儿童语文课堂学习习惯的培养,呼应了新课标理念下的教研转型需求。

2.探索了“教师——研师——明师”三师合一的专业发展路径。在深入的学习、研究和实践中更准确地把握语文学科特质和学生学习规律,有效解决教学现实问题。

3.形成了“心中有标,目中有人,手中有法”三足鼎立的课堂现场。教师对学生学的关注,让习惯培养初步显现出从感官体验到感统训练,再到思维发展的生长历程。

图片14.JPG

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精彩纷呈的课例与点评,交流和思维不时碰撞出闪耀的火花,为老师们带来了一场教研盛宴,形成相互学习、相互探讨、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回归教学现场的研与思,也启发大家对教研和教学产生新认识,以解决学科核心问题的方式,促进教学智慧的打开与生成。


撰稿:袁丽

摄影:袁丽

一级审核:申姗姗

二级审核:叶虹

三级审核:刘伟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20 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小学部 苏ICP备13057616号

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文范路1号 邮编:210023 校长信箱:fzxx1927@163.com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