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21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小学部 发布时间: 2021-04-28 来源:本站
为了有效推进附中仙小特色发展,提升科研领导力,肖全胜名校长工作室不断加强项目化课题建设,并不断引入专家资源,进行专题讲座和命题指导。
一、破课题之石,筑科研之路
3月17日,肖全胜名校长工作室核心组成员齐聚南邮校区,由区教师发展中心朱光成校长牵线,特别邀请了省教研室董林伟主任和市教科所左坤所长,分别就国家级课题申报和青花特色项目建设进行专题指导。
首先由董林伟主任进行了《国家级课题申报的选题与框架建构》主题讲座,一方面给工作室核心成员普及了国家级一般课题和教育部课题之间的关系,指导我们要结合研究内容合理定位,找准方向,确保课题申报的可行性;另一方面重点指导了课题研究一定要基于问题和解决问题,要带着问题导向,通过科学的方法去研究,过程中例举了大量的课题案例和当下最前沿的研究领域,让核心组成员对高级别课题研究有了新的认识和明确的方向。
其次由左坤所长进行了《从青花中审视小学美育》的专题讲座,一方面从学校研究的《小小青花:小学美育研究新样态》课题题目入手,剖析了关键词的内涵解读,然后逐步推演出整个课题的研究框架,给学校的课题研究提供了明确的思路,其次针对课题文本的撰写,重点指出内容必须精炼而有条理,图谱图表是一个很好的表现方式,另外还特别针对校园美育进行了深度解读,分别从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浸润心灵、创新意识等不同层面逐一阐释,让核心组成员进一步明晰了什么是“培根铸魂、启智育新”。
最后朱光成校长也从科研的态度、实践的路径和成果的表现形式给出了指导,让名校长工作室核心组成员更加明晰了项目化研究的实践操作的方向和思路。
二、小小青花开创美育新样态
4月2日,附中仙小南邮校区的《小小青花:小学美育新样态实践研究》顺利通过区审核,将代表栖霞区参加南京市“省特色课程基地与校园文化建设”项目申报与答辩,肖全胜名校长工作室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特别邀请了《江苏教育》副主编蒋保华和市教科所原所长宋宁来为项目申报和名校长工作室成长进行专项指导。
4月3日上午,工作室核心组齐聚南邮校区,一同聆听蒋保华副主编题为《青花美育基地的课程建设》主题讲座。蒋主编首先凝练了青花与美育及学校文化之间的关联,将青花的“色彩清简、线条明快、意境典雅”的特质关联到儿童的清新简练、明朗快乐、朴素雅致的行为特质,并照应到学校的“乐雅”文化特质;其次就课程基地建设,分别从学习空间打造、特色课程建设、主题活动组织、教师队伍培育和评价机制保障进行了逐一阐述,让工作室成员对项目基地建设有了一个较为明晰的认知,并对特色项目建设也有了一个很好地学习样本。
4月5日下午,工作室成员依旧放弃休息,怀着愧疚的心情一同聆听市教科所原所长宋宁(第二天就要做手术)的主题为《青花美育学程的构建与实施》的讲座。宋所长用极为朴素和平实的语言,向大家诠释了儿童美育学程的内涵与实践。既有美的环境带来的美的熏陶,也有多感官体验的美的欣赏,既有自由表达与评述的美的理解,也有不断发散、联想、迁移的美的链接,既有抒发与灵感的美的创造,还有展示与体现的美的分享。让大家真正明白了:美育课程与活动,都是儿童美育学习的旅程,是教师与儿童共同设计、共同经历、共同省思美育学习的旅程。
三、从小小青花出发的美育课程基地建设
4月9日,一接到南邮校区的“省课程基地与学校文化建设”项目顺利通过南京市答辩的消息,肖全胜名校长工作室又开启了新的一轮的学习与探索。4月10日下午,附中仙小亚东校区的会议室又迎来了张晓东博士和杨健主任。这两位专家放弃了休息时间,在深入了解学校项目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度思考和文献研究。
首先由杨健主任进行了《基于儿童美学的校园美育建构》主题讲座,他一方面给大家分享了儿童美学的内涵,提出“儿童天生就是美的”,学校的美育就是要以儿童为主体,充分的让儿童天性释放、绽放、呈现,强调学校美育要符合儿童成长规律,这样才更有效更有意义;另一方面结合学校“小小青花”项目实际提出了校园美育建构的三个发展阶段:青花课程,打开儿童美感之门;诠释青花,解构青花美育理路;省思延览,重建学校美育图景,最终让所有的孩子能够“向美而行”,慢慢从“小雅”走向“大雅”。让大家深切的认识到项目的建设必须从孩子的原点出发,和学校的文化、办学方向融合,才会有真正的生命和活力。
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文范路1号 邮编:210023 校长信箱:fzxx1927@163.com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