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56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小学部 发布时间: 2022-11-30 来源:本站
在天已入凉却依旧阳光明媚的11月末,附中仙小雨竹书社读书分享活动如期而至。书社成员共聚会议室,在汤海英主任的主持下,大家共同学习分享了一本经典书籍——《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本次活动由王楚媛、周宇琦、张静、肖丹四位老师分享。
王楚媛老师分享了书中令她印象深刻、倍受启迪的句子。“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雷夫老师有一颗热爱儿童的心,真正把自己的学生放在心上。作者功勋卓著却还能共情一线教师的辛苦,让人感到真实,产生共鸣。“不管是教导学生还是子女,一定要时时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不要把害怕当作教育的捷径。”教育学生时,尝试用信任来代替恐惧,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注意不要区别对待。
接着由周宇琦老师重点介绍了书中的道德发展六阶段,并从中明白好教师要成长,必须得善于反思和总结,形成自己的独特思想;注重身教重于言教,和学生建立起信任,才能由进一步的教育;要有牺牲精神和敬业精神,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创造业绩,作出贡献。
随后上台的是张静老师。她分享了自己读完全书的四点感悟。一是要和学生建立信任,让学生不再害怕。教室应该经常反思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学生犯错是难免的,我们要做的是发现其转变的痕迹,从学生的角度看事情。二是维护自尊,让学生不再恐惧。多关心学生内心的冷暖,给学生留面子,呵护他们的自尊。三是爱上阅读,让学生拥有美好人生。孩子要想成为与众不同的人,热爱阅读是必要的基础。最好的是教室分享自己爱读的书,陪着学生一起读书,分享读书的快乐。四是慢下来,让奇迹在教室发生。教育更应该是静待花开的漫长旅程。
最后肖丹老师展示她手写摘录的书中有启发意义的句子,然后用非常真诚质朴的语言,结合本班的教育事例说明学生是不同的独立个体,他们的想法不同,我们要尽量呵护他们的幼小心灵。越不急、越等待,结果往往会出现转机。
四位老师的分享,让大家看到作者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别出心裁的教育创意,也让青年教师明白:教育需要更多的智慧和高尚的信念,克服急躁、耐心等待,期待属于大家自己及学生的那份“奇迹”。
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文范路1号 邮编:210023 校长信箱:fzxx1927@163.com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