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雅仙小·学思课堂】 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拓数学学科育人价值 ——学思课堂:基于学习路径视角的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研究

浏览数量:30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小学部     发布时间: 2024-12-17      来源:本站

在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数学学科教学有机融合,拓展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已成为教育工作者们共同关注的焦点。12月17日下午附中仙小数学组开展了“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拓数学学科育人价值——学思课堂:基于学习路径视角的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研究”的主题暨“课题进课堂”研修活动。

图片2.png

1.研究课例——《探寻“轴对称”的艺术》

首先是由章叶伟老师和4)班同学为大家带来的研究课例——《探寻“轴对称”的艺术》。基于研究课题“传统文化视角下三年级数学综合与实践主题式学习的课例研究”教师在课前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进行自主学习并完成相应的实践活动作业和评比。本节课主要以学生的研究活动成果汇报为主题进行一次课堂尝试通过自主探究、主题式学习和小组合作研究深入探寻“轴对称”的艺术。

章老师引导学生围绕研究主题,提出很多和“轴对称”相关的话题,深入研究,并进行充分的展示和讨论。学生在热烈、自主的氛围下,进一步深入认识到轴对称的美和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展示出学生学习的智慧和研究精神。

老师还特别注重跨学科教学,组织学生利用丰富的素材在课堂中创作出与轴对称相关的作品,充分发挥出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也让孩子们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教学研究分享

课例展示结束后,章叶伟老师进行了说课。通过博物馆教育和跨学科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充分探讨“轴对称”的应用和价值,不断在丰富的数学活动中渗透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实践能力。

芮晨晨老师高度评价了本节课,认为章老师的教学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活动时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张娟老师带来《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大单元教学研究分享。教师要深入理解新课标要求,把握教学重难点,综合运用情境教学法、操作实践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和游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从直观感知逐步走向抽象思维,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陆爱娣老师组织教师围绕“您认为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哪些实施跨学科教学的有效方法”进行讨论。吴玲玉老师认为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进行跨学科思考,将数学与其他各种学科相联系。

最后,张长梅主任对本节课进行评价,认为本节课的设计非常地精彩,既关注到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又重视了学生在跨学科学习中的综合能力、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当然,本节课也仍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学生在小组展示的时候,如果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讲述自己的研究成果,整个教学效果将会更好。

随着“学思课堂”项目的深入推进,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教学实践将为学生提供一个全新的学习体验,不仅能够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更能在潜移默化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数学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撰写:刘倩  一级审核:嵇磊  二级审核:张长梅  三级审核:刘伟)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20 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小学部 苏ICP备13057616号

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文范路1号 邮编:210023 校长信箱:fzxx1927@163.com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