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开题报告撰写误区辨析

浏览数量:177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小学部     发布时间: 2020-09-11      来源:本站

课题开题报告撰写误区辨析


姜先亮

江苏省连云港市朐山中学




    要: 当下,不少教师在撰写开题报告时,在“课题名称”“课题核心概念及其界定”“课题研究目标”“课题研究内容”等方面存在误区。认识并避免这些误区,将会使课题研究变得扎实、深入。关键词: 课题研究; 开题报告; 误区; 辨析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立项后,我市各县、区于2014年3月至5月对立项的课题进行了开题论证。 笔者参加了几次开题论证会,发现教师在撰写开题报告时,存在以下几种误区。

一、课题名称存在误区

很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于是想对问题做进一步的研究,这是申报课题的基础。但是,不少教师申报的课题名称往往表意不清。例如,一位教师申报的课题名称是“农村中学英语课堂合作学习中主体的缺位及对策研究”。答辩时我们发现,这位教师其实是在研究这种合作学习中的主体是怎样缺位的,因此,这一课题的名称应调整为“农村中学英语课堂合作学习中主体的缺位及矫正对策研究”才更合适。

二、课题核心概念及其界定存在误区

对课题的核心概念界定准确,能够更好地理清研究思路、明确研究方向。但是,不少课题主持人往往忽略了对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或者界定不准确,从而导致在制定研究内容时产生了一定的偏差。例如,在“农村中学英语课堂合作学习中主体的缺位及矫正对策研究”这一课题中,主持人界定了“主体”“合作学习”“合作学习中主体的缺位”“英语课堂”这几个核心概念,其中,对“合作学习中主体的缺位”这一概念的界定是: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所造成的小组中的某个或某些学习主体事实上并没有听课或没有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合作学习任务只是由部分成员完成的现象。但什么是“主体缺位”呢?主持人却没有明确说明。笔者查阅了有关资料,发现“缺位”是指职位空缺,而“主体的缺位”则是指应当负责的人或者机构不存在。因此,本课题中的“合作学习中的主体缺位”应当是指在合作学习中,由于负责人没有尽到责任,造成了合作学习的个体没有认真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去,从而导致合作学习的效率低下。

三、课题研究目标存在误区

 

在开题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教师对课题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把握不准,导致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相混淆,或是研究目标脱离了研究内容,两者不能融为一体。如何更清晰地理解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呢?打个比方,这就像教师备课,既要备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也要备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其中,研究目标就好比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而研究内容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比较宏观,要引领这节课的教学内容;而教学内容则需要进一步细化,既要对知识点进行阐释,也要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这些知识点。仍以“农村中学英语课堂合作学习中主体的缺位及矫正对策研究”这一课题为例,主持人制定了这样的研究目标:通过对农村初中英语课堂合作学习科学性的研究,引起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对合作学习中存在的主体缺位现象的认识并高度重视,从而转变观念,提高教学效益。具体包括:1.普及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和方法,提高农村初中英语教师运用系统方法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并尝试构建自己的课堂教学理论;2.自觉地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探索并形成若干科学的初中英语合作学习课堂的组织模式;3.揭示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与学生英语学科素养的形成之间的关系和规律,以丰富对初中课堂教学组织方法的认识;4.以系统的方法为指导,分析教学问题和学生的需求,选择教学目标,对目标的达成进行创造性的决策,解决“学什么”“怎么学”和“学得怎么样”等问题。初看目标,让人感觉“高大上”,但是细看,就会发现不少问题。一是,通过两三年的研究,一位普通教师真的就能构建起自己的课堂教学理论吗?而且,还要形成英语合作学习课堂的组织模式?显然,目标过于宏大,脱离了一般课题的研究实际。二是,目标并不能很好地体现课题名称。此课题的名称非常简单,因此,研究者只要抓住“合作学习的主体是怎样缺位的”“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即可。因此,笔者建议将该课题的研究目标改为:“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摸清农村中学英语课堂合作学习中主体缺位的种种现象,分析合作学习中导致主体缺位的种种原因,并提出合作学习中主体缺位的应对策略,进一步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四、课题研究内容存在误区

1.研究内容基本 上就是课题名称

 

例如,在“运用多种途径训练重度智障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的实践研究”这个课题中,主持人是这样分解研究内容的:1.了解培智学校8名重度智障儿童的语言发展现状;2.探索重度智障儿童语言训练的内容和途径;3.根据重度智障儿童的个体特点,科学巧妙地设置课程,通过学科渗透,使他们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并能对已掌握的知识进行迁移运用。从上述内容不难看出,第一条可以作为研究内容;第二条其实就是课题名称,没有做到对内容的分解;第三条则不是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可以去掉。另外,课题名称中的“运用多种途径”在研究内容中也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并且,本课题是实践研究,但在研究内容中也没有涉及。经过和课题主持人协商,该课题的研究目标被修订为如下内容:1.了解培智学校8名重度智障儿童的语言发展现状,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2.根据原因探索重度智障儿童语言表达能力训练的内容研究;3.运用多种途径训练重度智障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的途径研究;4.重度智障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的案例研究;5.重度智障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的评价研究。其中的途径研究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1.通过个训法,培养重度智障儿童正确发音技能的研究;2.通过集体教学法,培养重度智障儿童倾听能力的研究;3.通过分组教学法,培养重度智障儿童沟通能力的研究;4通过融合教学法,培养重度智障儿童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研究。研究内容经过这样的分解后,课题主持人便能按时序、有抓手地开展课题研究了。

2.研究内容不能紧扣课题名称

例如,在“薄弱初中物理课程校本化实施研究”这一课题中,主持人将研究内容分解为“初中物理课程校本化资源开发的研究”和“初中物理教学模式校本化的研究”两大点。其中,“初中物理课程校本化资源开发的研究”又分为以下四点:1.建立和完善物理学科网站,利用网络资源,实现课堂的有效延伸;2.开发《趣味物理》《生活与物理》《走进物理学家》等校本化教材,整合、拓展物理学科的知识内容;3.建立校外物理教学实践基地,开展小制作、小实验等多样的物理学科活动;4.组建太阳能社团、航模社团、电子制作社团等。而“初中物理教学模式校本化的研究”则分为以下三点:1以“动手做”为核心,构建“体验—建构—应用”三位一体的初中物理“教”的模式的校本化研究;2以“动手做”为核心,构建“自学—互动—展示—评价—反思”的初中物理“学”的模式的校本化研究;3物理课程校本化实施策略的研究。客观而言,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分解得很详细,放在各个层次的初中学校都能成立。但是,该研究没有紧扣“薄弱初中”这一点,即薄弱初中物理课程的校本化没有体现出来。此课题能够在省规划办立项的主要原因,可能就是课题管理部门想要了解薄弱初中的物理课程校本化是如何实施的,但是,研究内容中却反映不足。

3.研究内容偏离课题名称

例如,在“农村中学英语课堂合作学习中主体的缺位及矫正对策研究”这一课题中,主持人是这样分解研究内容的:1.以目标引领的学习策略,培养初中生英语学习的动力;2.以多元化评价的学习策略,培养初中生英语学习的自主力;3.以分工协作的学习策略,培养初中生英语学习的合作力;4.以多角度的学习策略,培养初中生英语学习的创新力;5.以学习主体层次化的学习策略,培养初中生英语学习的有效力。五种策略体现出五个“力”,但是,内容比较“玄虚”,不接“地气”,重点不突出,无可操作性,并且,内容之间的边界不清晰,不能呈现出较强的逻辑结构。我们问主持人:你下一步准备对本课题做哪些工作?在研究中,你怎样体现出动力和创新力呢?……主持人一脸迷茫,不知所措。经过协商,我们和课题主持人制定了以下的研究内容:1农村中学英语课堂合作学习中主体的缺位的现状研究;2农村中学英语课堂合作学习中主体的缺位的原因研究;3农村中学英语课堂合作学习中主体的缺位的矫正对策研究。这样,主持人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了解现状,并根据现状分析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问题就好解决了。总之,我们在撰写开题报告时,应围绕课题名称,仔细地考虑一下:核心概念有哪些?它们的一般性含义是什么?在本课题中有哪些特殊含义?要通过概念界定,提出你对课题的独到见解,体现你的思想和观点,同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研究目标。在研究内容上,要聚焦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整体设计研究内容;在内容的分解上,要体现出较强的逻辑结构,具有可操作性。这样,才能使得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三个维度相一致,从而有利于开展研究,形成成果。

本文来源:初中生世界 2014,(44),19-21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20 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小学部 苏ICP备13057616号

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文范路1号 邮编:210023 校长信箱:fzxx1927@163.com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