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37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小学部 发布时间: 2022-09-16 来源:本站
随着新学期各项工作的不断推进,附中仙小亚东校区科学组的教学教研各项工作也顺利开展。9-月16日上午,科学组全体成员齐聚科学教室,蒋洁老师和陈丽华老师主持本学期首次科学组校本研修。蒋老师将本学期研修主题结合上报的学科组课题《区域推进指向幼小衔接的科学教学情境的整体设计与实施的案例研究》进行深度讲解,从课题名称、研究目标、任务分工、接下来的重点工作进行详细讲解。老师们也对接下来的工作有了细致的了解。接着陈丽华老师将本学期的工作进行整体解读,结合区里教研组长会议精神,详细解读,从课堂教学、校本主题研究、教科研、红枫杯以及基本功进行细致讲解,让老师们对本学期的工作有全面的了解。
结合会议内容,9月16日上午,余露老师余露老师带来的是《做泡泡器》 这节课。本节课一开始,余露老师就给学生出示了泡泡液,接着请学生上台来吹泡泡,发现没有吹泡泡的工具,最终揭示这节课的主题做泡泡器。在学生做泡泡器的过程中,师生一起确定泡泡器的标准:牢固、不扎手、吹出泡泡、与众不同,让学生根据这些标准去做泡泡器,接着小组内互评,看一看做的泡泡器还有那些问题,最后进行修改泡泡器,总结这一节课的收获。
徐莹评认为这节课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身边常见的材料和工具,制作成了简单有创意的手工作品,在做中学,在做中思。经过一遍遍的打磨,化繁为简,删减掉钉钉子环节后,流程更加的清晰明确,从问题出发,到选择工具,再到制作物品,以及最后改进,符合工程学的一般"骤,让孩子打下制作物品的基础。在评价环节,余老师也花了很多的心思,制作之前就一起制定规则和评价标准,是孩子们目的更加的明确,与众不同这个的评价要求,也充分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创新,符合新课标的创新思维培养。教态自然,语言生动,课堂氛国趣味有序,值得我去研究和学习。
陈丽华老师评价余老师从学生喜欢的吹泡泡活动入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不扎手、可以吹出泡泡、等方面来来评价学生的泡泡工具,用视频讲解的方式为学生讲解如何正确的使用工具。制作完成的泡泡圈,通过测试后调整了再次吹泡泡,让学生亲身经历工程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在玩中获得新知。
开学初的工作布置和课堂研讨,为一学期的科学校本研修打下夯实的基础,科学组的同仁们一定会携手并进,不断钻研,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文范路1号 邮编:210023 校长信箱:fzxx1927@163.com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