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入课堂,“乐”享精彩——音乐组教研活动

浏览数量:123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小学部     发布时间: 2023-12-08      来源:本站

 127日上午,微风不燥,阳光和煦,我校音乐组在合唱教室展开了教研活动,由姚文清老师和李可心老师分别执教音乐课《瑶族舞曲》和《森林狂想曲》,同时本次活动邀请到江苏省特级教师、栖霞区音乐教研员何伟老师,对两节课进行点评。

《瑶族舞曲》是作曲家以民间舞曲《长鼓歌舞》为素材用管弦乐的手法,丰富地展现的瑶族民众欢歌热舞地喜庆的面,生动地体现了能歌善舞的瑶族人民的生活情趣。

在导入部分,姚老师以一段展现瑶族风光的视频带领同学们进入神奇美丽的瑶寨。在欣赏环节,姚老师以瑶族人民一天的生活为主线,带领同学们用聆听、演唱、律动等方式体验和表现瑶族人民忙碌充实的日常生活。在欣赏A乐段时,主要以演唱、律动、乐器等方式来表现音乐,感受瑶族姑娘们和小伙子们的欢歌热舞。在B乐段的欣赏中,主要通过聆听来感受音乐。在第三段的欣赏中,主要通过聆听和回忆,了解第三乐段是A乐段的再现,从而了解乐曲的结构。在拓展环节中,引领同学们了解民族管弦乐队的乐器种类。最后,以欣赏民族管弦乐队现场演奏的《瑶族舞曲》来整体感受乐曲。以瑶寨的清晨、白天、傍晚、夜晚等生活场景串联起瑶族人民一天的生活。

    《森林狂想曲》是台湾作曲家吴金黛及他的创作团队深入台湾森林里,收集蛙类,蝉类等一百多种自然声音,被称为全世界最好听的大自然的声音。

    导入部分李老师用小乐器陶笛吹奏《森林狂想曲》,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教学分为三大主题进行,李老师创设情景,分别为小鸟动听的歌声A,蝴蝶优美的舞蹈B和热闹的伴奏C。首先李老师在A主题加入了歌词并进行演唱,用歌声和美好清晨的森林问号。紧接着B主题李老师用丝巾表现出蝴蝶轻盈的舞姿。在第三主题C李老师加入了打击乐器手摇铃为我们呈现了森林热闹欢腾的景象。拓展的部分李老师采用了分组的形式进行完整表现,先分清每个主题的顺序,再进行森林音乐会。

    课程结束后,何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并与全组音乐老师进行了研讨。何老师首先对两位老师的课给予很大的肯定,同时提出了音乐课堂的五点目标,音乐的整体性、环节的过渡性、学习的自主性、情境的真实性、聆听音乐的习惯。何老师指出,课堂教学需要理解学生的思考,尊重学生的体验。对于姚老师的课,何老师建议可以在学生体验时增加更丰富的音乐节奏,以更开放式的课堂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而对于李老师的课,何老师建议设计更多元的方式来保持音乐的流动性,使音乐素材的展示更加连贯。鼓励大家思考如何将老师的认知转化成学生的体验。最后,何老师建议每位老师在课堂上学会去增加更多的感染力,在语音语调上,更细致的地琢磨,同时学会将以前的观念和现在的理念串联在一起,真正做到守正创新。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20 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小学部 苏ICP备13057616号

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文范路1号 邮编:210023 校长信箱:fzxx1927@163.com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