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浸润下的美育活动实践与探索——附中仙小美术校本研修活动(六)

浏览数量:63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小学部     发布时间: 2024-12-04      来源:本站

传统文化浸润下的美育活动实践与探索

——鼓楼、玄武、栖霞三区连片教研活动

为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文化自信,推动片区美术老师们共研共进。2024122日,鼓楼、玄武、栖霞三区连片教研活动在栖霞区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小学部举行,本次活动以“新课标理念下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路径探索”为主题。南京市美术教研员祖金明、栖霞区美术教研员李娟、鼓楼区美术教研员丁丰、玄武区美术教研员张艳丽、江苏省美术特教级教师黄黎敏、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小学部校长蒋浩以及三区的小学美术教师了本次活动。

图片1.jpg

第一节课由南京市琅琊路小学的徐凡老师执教《不画之画-留白》徐老师引导学生欣赏艺术家在山水画中的留白巧思,在文字的解读中总结出留白妙趣,在对比欣赏互动实践中,加深学生对于留白的意境之美。徐老师以精简留白的游戏设计,引导学生明白不画之处皆成妙境;最后学生在老师的层层引导下完成了精美的水墨山水作品。


 

第二节课由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刘芳菁老师执教《青绿山水》刘老师以视频引导学生感受山水之美,通过欣赏《千里江山图》思考用线条勾勒山峰轮廓和山势,引导学生了解造型、节奏、疏密之美,通过跨学科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用皴、擦、染、点的方式描绘自己的家乡山水。


第三节课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小学部周园老师带来了大单元说课《玩篆学印》周老师以预期效果、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思路、单元目标、教学过程、教学策略7个方面展开,详细阐述了如何在美术课堂中融入篆刻艺术的教学。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丰富的图片,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引导学生了解篆刻艺术的起源、发展以及在现代社会的应用。整个课程设计旨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拓创新之路,激发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与重视程度。

图片4.jpg

 

第四节课由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小学部的许雯老师执教五年级《肖形印迹》一课许老师以乐印阁文创店导入课题紧接着带领学生穿越回古代了解肖形印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以及制作流程。通过小挑战活动,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随后教师示范了陶章肖形印的制作过程,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纷纷拿起笔刀和橡皮等材料,开始尝试制作自己的肖形印。本课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教学通过多媒体展示、实践操作等方式,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和感受肖形印的魅力。


课例展示后鼓楼区美术教研员老师从执教老师们的课堂语言、印章落款细节问题出发,强调老师们课堂需注意细微处的东西,尤其是课堂氛围感、意境美的营造。栖霞区美术教研员李娟老师对几位老师的课堂高度赞扬,她提出我们课堂需要有三个思考的阶段:预期成果学习计划评估证据。几位老师的课堂不仅融合了语文、音乐,还采取策略措施优化学生作业具有连贯性和逻辑性思维以及批判性思维。南京市美术教研员祖金明老师认为,老师们在传统文化教学中善于探索和研究,希望老师们在本次活动后能有所悟、有所思,为后续的传统文化美育打开新的思路。


图片6 (2).jpg


 

教研有期,探索无涯本次研讨活动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也通过课例实践分享,让与会老师们对新课标背景下的美术课堂有了更加深刻具象的认识,也对未来美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撰稿:潘晓云、刘清

摄影:傅欢、刘鹏

一级审核:刘珊珊、赵婧嫱

二级审核:周园

三级审核:刘伟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20 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小学部 苏ICP备13057616号

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文范路1号 邮编:210023 校长信箱:fzxx1927@163.com 网站管理